1 C——Cognition--患者對醫(yī)學和藥品知識了解多少
在用藥咨詢前,請藥師先停一停。
這時你要了解患者對醫(yī)學和藥品知識了解程度。有些患者會主動問:“藥師,是不是不該開這個藥?”或者問:“藥師您看這個藥怎么樣?”這些都說明現在部分患者及家屬有自己的想法。
甚至有患者到網上查,還有的受廣告影響,而藥師的說法只是患者信息來源的一個途徑。因此藥師不僅面對的是患者,可能還面臨其他多渠道的挑戰(zhàn)。
當然對于在其他醫(yī)院就診過的患者也要當心,往往他們會比較你和其他醫(yī)生或藥師的說法,因此了解對方受了其他方面多少影響是用藥咨詢前的必要階段。
2 C——Coaching—如何讓患者按處方正確使用藥物
如何讓患者堅持用藥、準確用藥是用藥咨詢的關注點。
無論服用何種藥品,其實都在改變患者的習慣,而一個習慣的養(yǎng)成據說要21天。
首先,藥師需要了解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習慣。不改變患者日常習慣的用藥方案,才是最適宜于該患者的最佳用藥方案。
譬如降糖藥,餐前、餐中、餐后,選擇不同的藥物服藥時間不同。與其說餐前、餐中、餐后服藥,不如說根據患者的就餐時間,何時吃比較好。
其次,還要關注患者哪些習慣可能會干擾患者用藥的安全性和療效。譬如飲茶、吸煙、喝酒等等。
最后,某些藥物的使用藥師還要示范給患者看。譬如藥物需要搖勻嗎?氣霧劑如何吸入?哪個先用哪個后用?外出旅行時藥物如何攜帶?等等。
3 C——Checking—如何保證患者已經理解了你的建議
藥師在給患者交待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項后,一定要求對方復述,以表明對方已經接受或理解。
畢竟絕大部分患者沒有受過多年的專業(yè)教育,無論從價值觀還是專業(yè)知識,都無法完全準確的接受或理解藥師的意思。
如果藥師真的發(fā)現對方并沒有完全接受或理解的話,藥師就該考慮還有什么其他溝通方式可以幫助到對方的,譬如詳細的筆錄?畫示意圖?錄音錄像?等等。
最終如果達到了患者一到什么時候,就能腦內“咔嗒”一下想起用藥,藥師就成功了。
4 C——Commending—你表揚過患者及家屬嗎?
無論大人還是小孩,都需要別人的認可。患者亦如此!
有些咨詢的患者,是藥師特別喜歡的。這些患者有個共同特點,就是不僅認真聽藥師講,而且還會提問,做記錄。那么該恭喜這位藥師,你遇到了那些很愿意改變的患者。
也想請各位藥師要及時表達你的感謝,不斷的給予對方正面的鼓勵。
5 C——Caution--該給患者什么樣的警示
還有一些患者他們往往自作主張,想用藥就用,不想用就停了。無論對方是主觀的還是客觀原因造成的,在溝通的最后階段,別忘了給對方一條后路----在什么情況下要及時就診或咨詢。
一種情況就是即列所謂的負面清單,列出藥師認為該病的幾種常見不遵醫(yī)囑的后果。
另一種情況就是該處方用藥效果不理想,需要藥師告知患者,什么癥狀發(fā)生還要再次來醫(yī)院進行處方調整。
最新!醫(yī)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.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....[詳細]
連續(xù)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(xiāng)鎮(zhèn)衛(wèi)生院專業(yè)技術人員,在滿足.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