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病是以性行為為主要傳播途徑的傳染病。由于我國傳統(tǒng)道德觀念對性病病人的社會道德輿論及家庭壓力,導致病人特殊的心理變化。我科于1996年1~2月治療淋病及尖銳濕疣病人48例,現(xiàn)將其心理因素分析及護理介紹如下。
1 臨床資料
48例中男6例,女42例,年齡20~29歲21例,30~39歲21例,>39歲6例,平均34.3歲。小學文化7例,初中28例,高中及以上13例。其中淋病40例,尖銳濕疣8例。
2 心理因素分析
2.1 羞治心理。絕大多數(shù)性病病人主要是通過性行為感染,如婚前、婚外性行為、性罪錯行為等。病人一般文化程度較低,盲目追求西方腐朽生活方式,對性濫行為導致傳播性疾病及其危害性不了解,一旦感染,自覺羞愧、懊悔。因擔心性濫行為敗露,不愿公開去醫(yī)院就診,私自請醫(yī)生治療,而造成治療不徹底或失敗,導致疾病再傳播。
2.2 恐懼、悲觀心理。由于病人缺乏對性病的認識或聽信某些傳言,擔心染上了類似艾滋病等不治之癥;害怕喪失生育能力或難以治愈等。出現(xiàn)極度恐懼和悲觀心理,精神壓力極大,對治療缺乏信心,甚至喪失生活的勇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