檢查
常用的檢查方法有以下幾項:
(1)大便隱血試驗 大規(guī)模普查時或對一定年齡組高危人群作為結、直腸癌的初篩手段。陽性者再做進一步檢查。
(2)腫瘤標記物 結、直腸癌診斷和術后監(jiān)測較有意義的腫瘤標記物是癌胚抗原(CEA)。但認為CEA作為早期結、直腸癌的診斷缺乏價值。血清CEA水平與Dukes分期呈正相關,DukesA、B、C、D期患者的血清CEA陽性率依次分別為25%、45%、75%和85%左右。CEA主要用于預測結、直腸癌的預后和監(jiān)測復發(fā),但對術前不伴有CEA升高的結、直腸癌患者術后監(jiān)測復發(fā)亦無重要意義。
(3)直腸指檢 是診斷直腸癌最重要的方法。因為中國人的直腸癌發(fā)病率高,而直腸癌中約75%為低位直腸癌,大多能在直腸指檢中觸及,因此凡遇患者有便血,大便習慣改變,大便變形等癥狀均應行直腸指檢。
(4)內鏡檢查 包括直腸鏡、乙狀結腸鏡和結腸鏡檢查。疑有直腸、乙狀結腸病變時,常規(guī)使用直腸鏡檢查或乙狀結腸鏡檢查,操作方便,不需腸道準備。目前各級醫(yī)院已開展纖維結腸鏡的檢查和治療,是對結、直腸內病變診斷最直接、有效、可靠的檢查方法。纖維或電子結腸鏡檢查不僅可以澄清鋇灌腸或其他檢查所發(fā)現(xiàn)的有疑問的病變,而且可以對一些疾病進行治療和取活組織檢查。
影像學檢查:
(1)鋇劑灌腸檢查:是結腸癌的重要檢查方法,對直腸癌的診斷意義不大。
(2)腔內超聲檢查:用腔內探頭可檢測癌腫浸潤腸壁的深度及有無侵犯鄰近臟器,可在術前對結、直腸癌的局部浸潤程度進行評估,進行術前分期。
(3)CT檢查:可以了解直腸癌盆腔內擴散情況,有無侵犯膀胱、子宮及盆壁,是術前常用的檢查方法。結腸癌生長較大時,CT也可顯示。當癌腫穿透腸壁,可以提示與周圍組織的關系,也可判斷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是否轉移。
(4)MRI檢查:對直腸癌術后盆腔、會**復發(fā)的診斷較CT優(yōu)越。
隨著前列腺癌發(fā)病率的逐年上升,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。多...[詳細]
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、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。結合.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