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正敏2005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時候,一共有7名院士推薦人。最近,其中4名推薦人向中國科學院寫聯(lián)名信,要求中科院對王正敏予以除名。
這四位寫聯(lián)名信的院士是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(yī)學學部的劉新垣、戚正武、洪國藩、姚開泰。4名院士在聯(lián)名信中列舉了王正敏涉嫌論文造假的內容,一是他將個人專著《耳顯微外科》中的大部分內容拆為14篇文章放在他自己主編的《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》上發(fā)表。這些都是假論文。二是他把非研究性的一般性文章(43篇),冒充正式研究論文放入院士申報材料中。
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新垣:這個是地地道道的學術造假。我們選取院士,哪怕是有一篇論文有一點瑕疵,不是說作假了,瑕疵都不行。科學院不允許這樣的人存在的,不允許這樣帶著作假的人存在。
劉新垣是著名分子生物學家,一直在中國科學院生化與細胞研究所工作。另一名推薦人姚開泰是著名病理生理學家,現(xiàn)為南方醫(yī)科大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
中國科學院院士姚開泰:我的態(tài)度就是中國科學院對這樣的情況,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表態(tài),是不是?但是中國科學院的章程,應該像這樣的話就是說,他有那么多都是抄襲的,是不是?他不符合我們科學院士的標準。
《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中院士候選人行為守則》明文規(guī)定,“被推薦人附件材料”的提供者要對材料的真實性負責,包括不得編造學術、專業(yè)技術經(jīng)歷和國籍證明,不得作虛假陳述,不得提供關于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不實信息。
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新垣:實際上是我們也是審查不嚴,我們承認有責任的,我們應該承擔責任,我們負起責任,當時推薦他,是我們的錯誤,
劉新垣說,他們當時只看了推薦材料,并沒有審查《增選候選人論著目錄附件材料》。
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新垣:當時就聽人家說,就是有一個老的資深科學家,他們單位(復旦大學)也向我們推薦,我們相信了,我們相信了單位(復旦大學)。
相關閱讀:
王正敏院士當選的有些“隨意”
王正敏院士召開通報會:否認學術造假
中科院回應王正敏事件:嚴格按程序處理
最新!醫(yī)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.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....[詳細]
連續(xù)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(xiāng)鎮(zhèn)衛(wèi)生院專業(yè)技術人員,在滿足.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