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術治療是膽結石的主要治療方法,但以往的保膽取石手術對病人的創(chuàng)傷較大,操作也較繁瑣,需要一個半小時。57歲的阮景德是湘雅醫(yī)院老干外科的主任、教授,曾為許多病人做過膽結石手術。兩年前,他自己被查出患有膽結石。2月24日,他經歷了一次特殊的手術——用自己設計的新辦法“穿刺”保膽取石。這個新方法到底效果如何呢?
阮景德從醫(yī)31年,幫無數(shù)病人做過普外科手術。每次看到病人因手術遭受痛楚,他就在想:能否有一種更好的治療辦法,可以讓病人最大程度地減輕創(chuàng)傷和痛楚呢?
4年前,阮景德開始研究膽結石手術新辦法。根據(jù)多年的工作經驗,他設計了一種“穿刺”的辦法,類似于微創(chuàng)經皮腎鏡下碎石取石的技術,既能保膽、減輕創(chuàng)傷,操作用時也簡短。
手術辦法還在醞釀時,阮景德自己也被查出了膽結石。因為工作繁忙,他本想先“放一放”,就在今年春節(jié)前,他的膽結石突然發(fā)作,疼痛不已,兩周前又第二次發(fā)作……于是,阮景德萌發(fā)了在自己身上試驗“穿刺取石”的想法。
頭一天決定,第二天阮景德就簽了手術同意書和風險承擔書。2月24日晚,他上了手術臺。慶幸的是,這個“膽囊結石一針穿刺保膽治療”手術很成功,僅花了20分鐘,阮景德體內的膽結石便被取出來了。
27日上午,站在病房外,阮景德的愛人王麗雯還有些后怕:“畢竟這是第一次有人這么嘗試。他的年紀也大了,在自己身上做這樣的試驗,現(xiàn)在想來還是很擔心。”
因為怕家人擔心,阮景德并沒有事先和他們商量。直到手術成功完成后,他才敢告訴家人。阮景德說,自己本身就有這個病,再加上一直在和同事探討這個新治療辦法,所以就想嘗試一下。“拿別人做這個試驗又不敢,只能自己上陣了。”他笑著說。
“如果這個新方法能成功的話,受益的病人就更多了。”2月27日上午,中南大學湘雅醫(yī)院老干外科54病室,剛做完膽囊結石手術、躺在病床上打點滴的阮景德說。
中南大學湘雅醫(yī)院老干外科副主任醫(yī)師、副教授張曉波說,當時在電話里聽到“老領導”要在自己身上試驗新方法時,“有點震驚,但又很支持他”。他說,這個方法已經討論很久,也查了很多文獻資料和案例,“覺得應該是可行的”。雖然心里有底,但張曉波還是坦言,給“老領導”做手術的前一晚,自己心理仍有些緊張。
緊張的不僅是主刀的張曉波,阮景德最擔心的是如果手術不成功,會不會引起并發(fā)癥。麻醉醒了后,他問的第一個問題便是:“這個辦法可行嗎?”當聽到肯定的回答后,他很興奮:“以后可以幫更多人減輕痛楚了。”
張曉波介紹,這個“穿刺”的新辦法更微創(chuàng)并省時。目前正考慮將它報到醫(yī)院的科研科進行綜合論證,還會考慮申請專利。
“穿刺”保膽取石手術成功,可喜可賀。同時,阮景德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。正是千千萬萬名醫(yī)生的不輟鉆研、大膽嘗試,推動了醫(yī)療技術的不斷創(chuàng)新與進步,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!
最新!醫(yī)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.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....[詳細]
連續(xù)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(xiāng)鎮(zhèn)衛(wèi)生院專業(yè)技術人員,在滿足...[詳細]